三、审计标准
审计标准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与非、优与劣的准绳,是出具审计意见,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。
审计标准有很多种类,不同种类的审计标准有不同的用途。
按审计标准的来源可分为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。前者是指国家制定的法律、法规、政策和地方政府、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、下达的通知等,涉外审计事项还常引用国际惯例和条约。后者是指被审计单位制定的经营目标、计划预算和各种规章制度等。
按审计标准的性质和内容还可分为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制度、预算、计划合同、业务规范、技术经济标准等。
由于审计目标具体化的方式多种多样,层次不一,使得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全部审计目标构成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,与之相对应的是,审计标准也就会具有一定的体系性,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。
一是最高层次为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;
二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;
三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构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;
四是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下达的计划指标等;
五是被审计单位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。
审计人员选择和确定审计标准应该主要考虑:
一是与审计目标的相关性,选择和确定的审计标准必须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。
二是客观性,审计标准必须是客观存在的。
三是可获得性,即审计标准是审计过程中可以获得的。
四是可靠性,审计标准必须是可靠的。
五是明确性,审计标准是明确具体的,可以用来衡量具体审计事项。